目前,地板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单单再局限于价格的竞争,渠道以及品牌的竞争逐渐成为其主流趋势。地板企业如何真正翻身做主人,谋求自身更长远地发展,成为当下最为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居卖场企业渠道矛盾突出
企业、经销商与卖场之间“斗地主”式的冲突并非一时兴起,早在行业发展之初就已经初现端倪,但是之前家居行业正处于黄金生长期,地板企业高速发展,面对强势的家居卖场,厂家仍然有利可图,矛盾并没有眼下如此突出。联邦家私集团董事局主席助理钟海舟也表示,厂商与卖场之间各自有不同的立场,在家居行业生存环境更加严峻的情势下,厂商与“地主”卖家之间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起来。
从目前地板行业来看,红星美凯龙、月星、欧亚达等全国性卖场的扩张成为日渐明朗的发展趋势,假以时日,它们很有可能成为全国家居销售的主流渠道,就像之前消费品行业K/A卖场,或者家电产业的苏宁国美一样。
地板行业如何翻身“农奴”做主人?
建材网预测,以后传统家居卖场和区域性卖场将很难存在,要么自己走向消亡,要么被全国性的卖场所收购,很难有其他道路可走。这也决定了地板厂家对大卖场的依赖性将会变得越来越强。这种必须依托于卖场的渠道模式,使得地板企业越来越受制于“地主”卖场,特别是全国性的家居流通巨头,其话语权更大。
很明显,企业这种打碎了牙往里咽的做法,自然不是长久之计。面对越来越强势的家居卖场,必须另谋出路。
地板企业有望自建渠道发展品牌
自建渠道无疑需要企业具有强大的勇气和底气,这种勇气和底气一类是品牌已有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带来的行业“大佬型”,另一类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型。但是,在地板行业来看,往往刚刚发展起来得企业,一般都是小规模经营,本身就不具备进驻卖场的能力。
大品牌企业自建渠道,通过专卖店等终端渠道不失为一条明路。这类企业往往早已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品牌好,产品信得过,服务到家,那么不管你的终端在哪,自然会有消费者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