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微信时代的到来,近期被拉进了很多的微信群,每天依然是铺天盖地的行业信息,而热门集中的有:1、电商;2、推广会;3、渠道拓展模式;4、产品;5、技术;6、价格……来来去去都是渠道、产品、政策等针对每个企业分享的具体事例和怎么去做的问题;其实从前几年的博客到近两年的微博再到现在的微信,照明圈子内已经囤积了大量的产业信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内容了,就近些年才从事照明行业工作的童鞋们也因为用心收集、归纳、总结、拜访、交流、学习、融汇,也成为精通照明之道的专家学者;这是好事,因为资讯发达和高度透明,产业不再凭老经验做事情了,而是集更多的智慧、更宽的视野、以创新的思维和更大的平台去统筹规划与实施了;
对于从事照明行业十几年的我来说,也许思维有点固执和僵化,不认同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而自己也不断的反思自问:做照明其实简单吗?问问TCL、美的可能会有一肚子的苦水;问问雷士、欧普、三雄极光、阳光、佛山照明会有转型的烦忧;问问飞利浦、欧司朗、GE会有技术和时势的无奈;问问木林森、长方、亿光、国星会有成长的苦涩;问问三安、晶元、三星、夏普、西铁城、科锐、普瑞会有市场突破的困惑;问问一些照明设计师面对业主时会有太多无奈的忧伤……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做单品、做OEM、做综合规划都过得比较滋润的企业,在这里我们只有概括目前绝大多数的共性问题而言;其实“照明”是整个产业的一个概括词;从五金、芯片、电源到光源乃至灯具产品,从光源、户外、室内、装饰等不同产品线的经营方式,从企业、经销商到专业的服务机构,整个产业链会有太多细分的市场空间存在各种的可操作性;然而,在竞争中迷失,在发展中困惑,这一直以来是很多企业的通病,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经验中总结,在行动中调整已经成为LED照明产业中每个企业都遇到和必须经历的问题;
如何提升照明的价值是自身不断去思考的问题,包括:1、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短、中、长线的规划部署;2、品牌定位、诉求、传播和形成;3、产品定位所赋予的各种竞争优势的融合;企业能力和特点能支撑、承载所选择的渠道方式,以及服务的综合支持与运作保障等等;其实,新生代LED照明企业一窝蜂的涌入,最艰难的不是产品,不是成本,不是技术,不是供应能力,不是渠道突破,不是营销人才;而是大部分企业把事业变成了生意,放眼照明市场就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注重短期效益,有生意就做,有什么做什么,没有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没有一个能够梳理和规划企业长远发展主线的品牌经理;这恰恰就反映了目前很多新军对照明的理解和认知度不足而产生所谓发展瓶颈瓶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