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和五金铸造模具业的制造大国。虽然我国五金铸造模具业市场兴旺发达,然而,在质量、粗糙度、精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与国际一流产品有着较大的距离。 多年来,我国铸造模具业一直在稳步发展中,虽然较之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赶超国际水平指日可待。 我国模具制造业经历多年发展,模具行业生产周期高于国际水平,但产品水平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铸造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结构等方面。当下,我国铸造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也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铸造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带动铸造模具制造工业的发展,铸造模具市场异常活跃,由于我国模具生产成本较低,随着模具铸造技术的完善和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模具的进口,而且有可能逐步打开国外市场,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各种现象表明,在政策的指引下,在我国发展铸造业的大的方向下,我国的中小铸造模具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的成长起来,中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益凸显,再加上我国铸造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改进,我国铸造行业将迎来较大发展前景。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建筑陶瓷企业收入与利润对比中,建筑陶瓷企业销售额增长2.93%,卫生陶瓷企业下降3.08%,五金洁具企业增长0.27%.而在全行业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幅度上,建筑陶瓷企业增长8.31%,卫生陶瓷企业下降5.55%,五金洁具企业减少25.43%.五金卫浴的下降百分比基本上是企业产品下降之和,这基本上算是“不正常”的表现。
从数据不难看出,在整个卫浴行业都出现下滑的时候,五金洁具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记者在走访一些五金企业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去年五金很不好做,今年的情况有可能更糟。”而在卫浴产品都销量下降的时候,五金卫浴的利润减少远远高于其他卫浴产品,行业一些专家也纷纷预测,五金卫浴这样的表现,是否预示着五金卫浴在当前市场趋于饱和。
随着2013年,我国对外五金出口市场急剧下滑,尤其是北美市场和日本市场,据2012年数据统计,占据我国五金卫浴出口前十的国家中,美国占出口总额的19.92%,而日本市场已经跌出前十。随着五金卫浴出口的下降,一些原本的出口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这让原本局势紧张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化,五金卫浴市场开始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
记者在采访辉煌水暖时,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五金卫浴这几年的发展不容乐观,尤其国外出口在一年时间里呈现急剧式下降,让很多企业都始料未及,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便开始了无休止的降价促销,用低价格去获取回报,一家降价,另一家降价更低,下一家接着再降,这样一来,行业的良性竞争破坏了,大家只有在价格上做文章。”
而近期发生的水龙头(水龙头装修效果图)“含铅门”事件经过媒体的大肆宣传已经引起部分国外市场的注意,开始对国内五金水暖的出口产生影响。记者在南安、浙江等地调查市场时一些企业反映,一些国家已经加强对五金水暖重金属含量的检验,而这对目前出口型企业影响是很大的。
而在国内,无处不在的促销降价成为五金卫浴销售的共性。据一位市场销售人员透漏,随着五金卫浴大幅度降价促销,导致一些小作坊企业开始在这个时间段钻空子。“销售最先考虑的肯定是价格,然后才会去考虑这个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一些小作坊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于是开始压低价格将一些偷工减料的次品放入市场,以至于一个角阀只要1块钱甚至七八角,而名牌企业反而在市场上没有了位置,抢占客源的现象十分严重,价格的恶性循环也就更加的让人惊叹。”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五金卫浴在残酷的市场上依旧没有货的太多的出路,五金企业利润小于5%以下的比比皆是。这也是为什么有行业专家预测,五金卫浴在国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
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控制生产的原材料成本。而随着市场销售难度的加剧,原材料和企业经销商店面的租金却越来越贵,这让原本处于风口浪尖的五金卫浴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随着五金卫浴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对于经销商来说,日子也更加不好过。“一天都卖不出去几件产品,有时候甚至几天不开业,但是店面租金却是一年比一年高,一个月下来,别说赚利润,不亏本都很好了。”记者采访中,一位姓王的经销商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原材料上涨从2010年开始成为五金卫浴行业热门话题,至2012年,一些五金卫浴主要原材料如铜,单价半年之内同比涨幅达32%,自突破9000美元/吨之后屡次刷新历史高位。而钢材料价格从2012年10月开始大幅度上涨,至今年年中一直高居不下,这让原本通过低价格购买原材料深加工做销售的五金卫浴企业很难在原有的路径上一帆风顺。
原材料的上涨,使得生产五金卫浴产品的成本加剧。一款产品原先的出厂价在150元左右,而随着原材料的上涨,产品的出厂价已经高过了200元,这还不包括加工费用,而在此情况下,市场的价格却一跌再跌,加上员工的工资提高,企业对外运输的物流成本与经销商在当地的店面成本,一款产品最终的获利几乎已成个位数。有经销商苦笑说:“我们就是在做市场消费者的搬运工。”